作者: 来源: 深圳市儿童福利会
青春期通常也被称为叛逆期,是年龄跨度从11、12岁到16、17岁的青少年必经阶段,因这个阶段的孩子们从身体到心理都在急剧发生变化,渴望成人,但其阅历和成熟度又局限着他们的成长方式,因此常常青春期的孩子会与父母在日常相处中表现出很大冲突。
经常听到父母与处在青春期的儿女沟通时抱怨:“孩子不愿说话,叛逆,难以沟通,不知道哪句话就能让他炸了毛;如果沟通不当甚至还会升级到伤害自身的行为。”就如前段时间17岁的少年,在上海卢浦大桥因母亲责备跳桥;14岁的少年,在中学校园因母亲羞辱跳楼等事件发生。而引发这些让人悲痛的新闻背后都直指一个核心:父母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和平相处。
从前的乖宝宝变成了“坏孩子”?是父母面对自家青春期小孩逆反时最不愿意接受的,但父母需明白,想与青春期的孩子「友好」相处前,首先需要「知己知彼」了解自家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变得“难以管教”的原因才是关键。
父母需摆正一个观点:青春期的孩子≠坏孩子
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因为其身体上、心理上开始发生巨大的跨越式发展;这是孩子从成长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引起的转变。
孩子成长到13、14岁时,他们的大脑大概将发育到80%左右,而青春期又是一个快速发育期,因大脑灰质在减少,淘汰用不到的神经突触,发展更高效的神经突触。大脑内部发育经过一系列改造之后,孩子的抽象思维、逻辑思维得到很大提升。所以最终在孩子身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、叛逆、热爱冒险、要求独立,但又充满迷茫和郁闷。
伴随着孩子第二性征出现:女孩身体开始发育、月经来临、皮肤油脂分泌增加等,男孩身体出现猛长、变声、皮肤变差等。孩子们会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、社交,怨恨自身的不完美,模仿心中的理想型穿着打扮,但他们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不佳,面对这些问题,容易发脾气、沮丧,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。
青春期的孩子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变化,心理上也在飞跃式发展。他们开始表现追求独立、自我,想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,急于在同龄人中建立自信与自尊。但父母无须过于担心,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。
面对教育或关切时,你的孩子是否出现以下三种反应:
(1)对抗: 你说往东,他偏要往西;
(2)沉默: 无论你聊什么他都沉默或者只给只言片语的回应,不对你敞开心扉;
(3)假意听从: 面对你的要求,他表面上都答应,但做起事来仍旧我行我素。
其实这些行为均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,于是向你宣示“主权”,不想再做依附于家庭的乖孩子了,要从你手中夺回选择权。
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,父母们对于自家孩子成长会习惯性为其做主导性选择,因为幼童时期孩子未表现出自我意识,现在进入青春期忽然表现出自我逆反的一面,本身作为父母,心理上、行动上一时无法适应,所以,要求孩子改变同时,父母也要学会自我调节。
那么作为父母,应该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呢?
01. 学会共情
共情是沟通的基础,共情就是要知道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情绪,能接纳孩子的情绪。比如孩子和好朋友闹矛盾了,闷闷不乐,父母怎么回应?
父母 A:“这有什么关系,你有那么多朋友,又不缺这一个”
父母 B:“我知道你和他是很要好的朋友,他这次的做法真的让你很伤心是吗?”
很明显B父母的回应是以站在考虑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基础上的,这样的做法孩子会觉得你理解他,可以依靠,那么你们之间就建立起沟通的基础了。
02. 学会倾听与沟通技巧
青春期孩子心思敏感,自我意识强,三两句话不对味就不和父母倾诉,很多父母苦于无法和孩子沟通。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对话的例子:
孩子:“我今天真是烦透了,真想揍小文一顿!”
父母 A:“你怎么能这么说呢?随便打人可是不行的”
父母 B:“啊?你想揍小文一顿啊?”
哪个父母更明智?A一开口就说教,与孩子沟通的门马上就关闭了,而B采用的开放式的、引导式的问题,更容易和孩子聊下去,这种回应方式叫做“尾句重复法”。学会倾听,只要重复他的最后一句,他自然就会聊下去的。当然需要注意也无须完全复述他的话,而是用反问、疑问、句式变换等方式,不然孩子会觉得“这个复读机很傻”。
03. 面对孩子,多用请教,少用说教
青春期的孩子在反抗父母的权威,最反感的就是大人自以为是的说教,孩子叛逆时千万不要和其硬碰硬,而是顺势而为。
比如 “小伙子,爸爸遇到个难题,你来帮我分析分析?” “闺女啊,妈妈参加同学聚会不知道穿什么衣服,你帮我出出主意?”
在这些过程中,孩子感觉到受重视,获得了父母的信任和需要,既能拉近亲子关系,孩子也乐于向你请教,在讨论时父母即可趁机引导教育孩子。
04. 聊一些格局大、立意远的话题
青春期的孩子想问题的宽度和广度拓展了很多,这也是他们常常感到迷茫、沮丧的原因,有些孩子可能已经把“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要到哪里去?” 的三大哲学问题都想了一个遍。这时候如果父母的话题还停留在生活琐碎,很容易让孩子觉得你说话没意思、没营养。
尤其是爸爸,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些大问题,比如世界发展、人类文明、个人价值实现等,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,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孩子三观形成,树立健康远大的志向。
05. 尊重孩子和他的朋友们
青春期的孩子是很要“面子”的,父母包办式、强制性的举动都会引起孩子的反叛,有些事情不妨放手让他去做,让他在别人面前获得“能够自己做主”的好印象,能建立孩子对你的信任,当他遇上问题的时候,自然会找你帮忙。
一定不能贬低他的朋友,更不能替他选择朋友,如果孩子确实结交了一些“坏朋友”,不要一味阻止、否定,要先了解清楚再逐渐引导。
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时期,如果出现父母关系危机、亲子关系危机,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成熟影响很大。表面上或许他们看似疏远家庭,但其实家庭内部的榜样和支持依然深刻影响着孩子三观。
所以,父母要营造温暖、安全、稳定的家庭环境,家人之间的矛盾也要妥善解决,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爆发剧烈冲突。同样的,也要教导孩子们要正视自己青春期的变化,理解父母一时跟不上他们的成长脚步。像对待朋友一样去交谈,去表现,让爸爸妈妈们跟着孩子一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