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专家的“深”体验

作者: 来源: 深圳晚报

2018-09-14

想象一下

在一座城市里有这样一个空间

它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孩子们


在那里

他们可以在玩耍中学到知识


整座城市为之倾注全部的心力

而这个空间也会永远和你

和整个城市的需求共同进步


这就是深圳市儿童福利会正在追求的东西,也是深圳的未来。




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深圳站项目成果汇报会上,IBM志愿者Peter目光炯炯地看向观众席。

这场成果汇报会来源于一次“中西合作”。

一个多月时间,深圳市儿童福利会、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、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、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、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促进会、彩虹花公益小书房6家深圳公益服务机构,携手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,以“协作公益创新,助力深圳建成中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”为主题,为深圳的公益机构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,为深圳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言献策、拓宽视野。


640?wx_fmt=jpeg

▲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深圳站项目成果汇报会后合影


成果汇报结束后,IBM志愿者们上台拍照留念,镜头里面的他们笑得特别灿烂,任务完成,他们道别深圳。

然而,对于深圳这些公益机构来说,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



640?wx_fmt=gif
深圳公益机构与IBM首次合作
640?wx_fmt=gif


对于邀请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来深圳帮助设计“儿童友好空间”一事,深圳市儿童福利会执行会长林乐波期待已久。

“儿童友好空间”位于深圳市阳光儿童乐园,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,阳光儿童乐园失去了当年的蓬勃生气,各种器材早已荒废。为重新利用这个地方,深圳市儿童福利会将阳光儿童乐园回炉重造,让其变成一个适合全市儿童健康成长的专属综合基地,称之为“儿童友好空间”。


640?wx_fmt=jpeg

▲深圳市阳光儿童乐园外景


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的到来,让这个项目有了更为专业的支撑。


640?wx_fmt=jpeg

对于这个项目,“中西结合”还是头一回,深圳市政协原主席、深圳市儿童福利会荣誉会长王穗明对此非常重视,多次亲临指导,对工作开展做出指示。



经过与IBM中国区代表多次走访沟通,“儿童友好空间”项目的工作目标、任务和方向渐渐明晰,来自美国、爱尔兰、乌拉圭、菲律宾的IBM志愿者Carol、Peter、Gaby、Jade与深圳市儿童福利会多次远程视频、举行电话会议,最终,项目确定。


640?wx_fmt=png

▲深圳市儿童福利会执行会长林乐波与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


而此时,“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”也正在被各大公益机构推动向前

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与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合作开展“青少年创想计划”项目,对14岁至17岁的孩子如何服务社会、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进行探索。深圳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借助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探讨关于如何运用创新科技的办法,更有效地帮助读写障碍儿童的项目等。

2018年7月23日,2018年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项目深圳站活动正式启动。会上,王穗明表示,深圳市委、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儿童工作,并把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和行这13位IBM的“洋专家”的到来,为深圳的公益机构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,为深圳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言献策、拓宽视野。



640?wx_fmt=gif
与儿童及家长等各方人士探讨
640?wx_fmt=gif


深圳市少年宫,一群人里,4个外国人正拿着小本子,一边张望一边飞速地在本子上记着。

为能更大程度了解深圳儿童场所的情况,这4位IBM志愿者对深圳市少年宫、深圳书城中心城、芬麦儿童探索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。


640?wx_fmt=png

▲IBM志愿者对儿童项目进行实地调研


IBM志愿者Peter对每个细节都不放过。他观察小孩子进入场馆后有哪些反应,会被什么吸引、为什么会被吸引,再进一步观察场馆内的设施吸引小孩子的点有哪些,那些没有引起小朋友兴趣的设施又是怎样的。很快,在深圳市少年宫“科普王国”门口,他发现,许多小孩对于门口的雕塑只是一扫而过,对一些互动的游戏环节更加感兴趣。


640?wx_fmt=png

▲IBM志愿者随时随地记录




Peter一边看一边记,不一会儿,他的本子上就写满了字,其中一项就是对于发电机的科普内容的“不满”。在他看来,这项发电机的科普知识仅限于在墙上粘贴发电机的相关数据,这些数据对于小朋友而言比较抽象难懂。“最好在发电机上安装一个灯泡,当小朋友使用发电机的时候,灯慢慢地变亮,这样能够让小朋友更加直观地了解发电机的原理。”

IBM志愿者Carol有着独特的做法。她走在其中,总会幻想自己是置身该场景下的孩子,去感受孩子看到的是什么,听到的是什么。这样,她能更快发现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。


实地考察与记录只是IBM志愿者的方法之一,倾听利益相关者的声音,才是他们最常见的方法。

作为儿童最亲密的人,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是最深刻的。为此,深圳市儿童福利会邀请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来与IBM志愿者交谈,让IBM志愿者了解儿童实际情况。


640?wx_fmt=jpeg

▲IBM志愿者与各方人士召开座谈会


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家长有着不同的想法


会上,一位0岁~3岁儿童的王妈妈表示,希望有一个免费让孩子学习音乐、球类游戏和科学的地方。另外一位刘妈妈建议,希望建造一个让孩子学习和展示良好行为习惯的地方,如刷牙、整理房间、烹饪等。


1




4岁~6岁儿童的家长希望通过视觉展示和游戏氛围,给孩子们带来快乐,因为家里孩子总会被新奇、有趣的事物所吸引。


2


7岁~14岁的儿童更喜欢有动手环节的活动。一位妈妈说道:“孩子希望机器人能跟她玩,比如说唱歌给她听、帮她学习、发挥闹钟的作用、跟她聊天。”因此她建议创造一个能够打破时间与金钱的限制、体验任意时间地点的生活场所。


3



除了聆听家长们的想法,IBM志愿者还征求深圳各界教育专家的意见,在他们看来,这些与儿童相关的人士才更了解儿童的需求。



640?wx_fmt=gif
倾听孩子的声音
640?wx_fmt=gif


深圳怎样建,如何对儿童友好,最终还得落脚儿童身上。

除了走访各大儿童常去点,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还参与了“明日世界|少年与AI-IBM科技阅读分享会”。近40个青少年家庭参与分享会,他们在IBM志愿者的引导下,分组进行了工业生产、太空探索、医疗、教育、影视创作、物流、零售七大领域人工智能设计原则的探讨,还根据分享的人工智能知识来设计未来的生活场景,比如学校、社区、游乐园等。


640?wx_fmt=jpeg

▲“明日世界|少年与AI-IBM科技阅读分享会”上,IBM志愿者和小孩互动


学校、社区、游乐园等这些场所,过去本应由专业人士设计构想,如今却以另一种活泼的方式交由儿童设想。


活动中11岁的谭正曦十分积极。对于他来说,“如何建设深圳这座城市”是个庞大的议题,他的想法更多的来自于平日看到的书本与电视。他与小伙伴构建的主题是在太空的生活。与地球的生活类似,他们关注太空垃圾、太空和平等问题。

另一位小男孩廖士超则更贴合实际,他需要设想未来的医院。回想起过去看病的经验,他与小伙伴们针对挂号、门诊、人群安全等环节展开充分想象,他希望能用人工智能将未来的医院变得更人性化、更便捷。


这些想法或许不够成熟,但在IBM志愿者看来,这些儿童的创造力超乎他们的想象。

在“未来社区”这组中,IBM志愿者Dan发现,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非常兴奋,想法很多也很深入,“印象最深刻就是有个小女孩,她描绘的未来社区里面有许多细节,如果一个小孩能将她思考的东西画出细节来,说明她的思考很深入。”儿童的积极离不开家长的引导,Dan留意到,家长跟孩子们的互动很频繁,“深圳家长非常关心儿童的未来,会花很多心力在儿童身上。”

另一位IBM志愿者Thais则惊喜于深圳孩子的特别。在讨论过程中,深圳儿童的想法常能触及到她所想不到的方面,而且熟悉之后,这些小孩能越过翻译,直接用英语和她对话。“与世界上其他地方儿童相比,深圳的儿童互动性特别好。”

这些与孩子的互动交流、包括观察到的现象,最终都将汇总于IBM志愿者提供给深圳各大机构的方案中。

这些方案的核心,正如深圳市妇女联合会主席马宏所强调,儿童友好型城市一定要有儿童的充分参与,也就是倾听孩子的呼声,而不是大人给他安排好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从小意识到他的权利,他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,有助于他成为我们城市的小主人,这样对孩子们的参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

640?wx_fmt=gif
中西结合,共同创造最优方案
640?wx_fmt=gif


在深圳教育专家与IBM志愿者的座谈会上,深圳市宝安区燕山学校校长王军表示,他曾去纽约待了两个月。在那期间,他把纽约的各种教育体制、办学形式,从幼儿园到大学,基本上都考察了一遍,还与当地的专家进行讨论。在他看来,现在深圳经历的就是教育全球化,需借鉴更多先进、现代的东西。

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亦是如此。

2016年1月和5月,“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”被正式纳入深圳市委全会报告和“十三五”规划。而这一年,全球已有800多个城市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“儿童友好型城市”认证,许多城市都走在深圳前头,如何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更好地将这些先进的经验融入深圳,这是深圳所想,也是IBM此次为其做的。

此次深圳6家公益机构与IBM合作,利用IBM的大数据优势,为公益项目提供专业、科学的管理咨询服务。



其中深圳市儿童福利会开展的儿童友好空间项目,IBM志愿者通过深圳和广州实地调研以及收集、分析、筛选和分享世界儿童项目经验,提炼案例成功因素,最终编制了一份全面的儿童友好空间成功经验和案例报告,为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提出了前瞻性的咨询意见。同时,志愿者们还对员工进行了设计思维培训,协助工作人员与教师开展实践工作。

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读写障碍项目,IBM志愿者们通过与行业专家及研究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与学习,从产品价值、市场营销、商业运营等多个维度,为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提供了系统化咨询服务,为机构转型带来了更加专业化、国际化的视角,从而为更广泛的读写障碍人群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




640?wx_fmt=jpeg

▲IBM志愿者们了解读写障碍


IBM志愿者们为深圳这些项目带来了全新的想法。过去,深圳这些公益机构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来思考,但这些IBM全球志愿者们,他们听取利益相关者——教育界人士、家长、学生等的意见,更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,设计出儿童友好产品。


640?wx_fmt=png

“现在我们已经收集到了IBM志愿者团队交付的成果,目前这只是一个基本规划和基本定位,下一步,我们计划邀请教育专家、儿童专家等各个方面的专家,对项目进一步地论证和匹配,进行深入的完善,在细节上还有很多需要进行核对的地方,才能使这一项目真正落地深圳。”在IBM的成果交付会上,林乐波谈起未来,一脸期待。

640?wx_fmt=png



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实习生 廖舒妹